1、项目概况
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位于军都山以南,场地内的马鞍山丘形成了校园的北部边界,一条泄洪渠穿过场地,形成一条一年大部分时间干涸,应急时引导洪水和暴雨的深渠。场地南临八达岭高速,东接清华核研院,西侧未来为居住区。
2、设计理念
通过研究和分析,提出“一片院子,两个园子, 三条廊子”的概念,创造一个启发科研创新并培育全方面发展的尖端人才的场所,一个世界级、学府式、公园型的大学。
“一片院子”
根据我们之前做过的众多大学的研究, 在校园内,完整的学习生活是发生在任何场所的,而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教室,实验室内所产生的学习活动实际只占不到五分之一。多样化的公共空间,可以激发思维的交融和创新。
现代的校园规划将越来越精细,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建筑和公共空间脱离的规划思路,通过化整为零,将公共空间分散到每个单体建筑所围合的内院,创造更人性化的校园尺度,强化了交流场所的存在,让不同院系的学生有机会一起激发学科交叉的创新。
“两个园子”
我们需要建设成为国内独特的校园,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师生,学校的景点和建筑将会印成明信片广为流传。伟大的校园必须有伟大的公园,通过对“化育学园”的打造,新校区优秀的生活品质将会辅助师生的工作学习。
天工之门围合形成了另一个激动人心的公园,通过将学校正在进行的科研活动的成果运用于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,这将是一个可以向周边展示学校,普及科学的绝佳场所。将整个校园的建设与维护纳入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,成为中国校区建设的典范。
“三条廊子”
(1)从“天工之门”到“宏德广场”所构成的礼仪通廊,体现对于知识和传统的尊重,成为校区的核心场所。
(2)串联师生生活区 “化育学园”的景观通廊,将山坡和水渠生态优化,与自然互动,提升师生的生活质量。
(3)八大院系组成的“博学之路”, 创造了一系列院系间的交流空间和科研场所,是激发创新思维和探索活动的学术通廊。
3、设计目标
目标一: 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学习环境
目标二: 形成一个鼓励创新与交流的大学社区
目标三: 创造一系列风格独特的校园空间
目标四: 提高师生的生活品质
目标五: 建造一座绿色、环保、高效、健康向上的大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