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项目概况
总部基地项目坐落于北京西、南四环交汇处的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,紧临四环快速路,占地面积37公顷,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,由丰台科技园区与英国道丰国际集团合作建设,为中关村开园以来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。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在该项目国际设计招标中中标,并全程独立完成了总部基地的总体规划单体设计。“总部基地”的成功,在于其探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科技园区规划建设模式,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科技园区,也有别于欧美等国外企业园区,其特殊性在于: (1)独栋的建筑形象及命名权。
(2) 花园式的环境规划,以环境为主题的规划手法。
(3) 整体规划、一体建设的操作方式,园区拥有整体的形象。
(4)较低的建设容积率,综合容积率1.59,仅为市区商业办公建筑的容积率的一半以下,为CBD中心区容积率的1.3。
(5) 位于城市近郊区域,交通不如市区办公便利,但大大优于远郊工业产业园区。
(6)较经济的房价,约相当于市中心区写字楼房价的一半。
大规模的花园式独栋办公园区开发且园区整体规划、整体建设在国内这是首次,在项目前期构思过程中,我们逐步明晰思路,一致认为突出企业标识性及相对独立性是规划的关键,并在规划设计中遵循以下四大基本原则:环境性、独立性、经济性和弹性。
2、规划特点
(1)中国传统建筑围合式空间与西方开放式街区相融合的规划布局
每个不同地块组团均采取形式各异的围合式布局。每栋楼体既有临街面,同时又围合出内部庭院。庭院空间与街区空间结合运用,令各个组团既相对开放,又共享庭园空间。从而使每栋楼体达到均好性,同时也不乏多样性,以适应不同业态公司的需要。最大程度的增加了总部楼体的临街栋数,吻合企业总部楼的识别性、广告性。又最大面积的围合了园区的庭院绿地,有利于塑造科技园内部的静谥祥和氛围,摒蔽周圈市政路的城市喧嚣,创造花园式办公环境。对于规模较大的地块,我们设计了贯穿其间的加密路,让尽量多的总部楼主立面及命名标识面沿街布置,充分满足企业总部对自身办公建筑形象的荣誉感与可识别性要求。
(2)每一幢建筑获得最佳视野与采光
单体布局通过高低前后错落,保证每栋楼体至少三个面的采光面,且绝无视线干扰,同时塑造了丰富的城市天际线和单体建筑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。虽然只有四种户型,但折线型、曲线型的多种楼体排列方式,避免了园区规划过分统一性带来的单调感及方向迷失感。
(3)便捷安全的交通体系
各组团入口处设有一个速度缓冲区。各内庭院至少有两个机动车出入口,与产业区道路形成环路利于区内消防,门口处设置访客停车。机动车车位按100辆 万平方米计算,地面不足部分在地下车库解决。自行车存车设置在部分建筑单元地下一层夹层,以缩短步行距离,方便自行车使用者出行和停车,分布于整个场地的步行路突出了公园的感觉。
(4)塑造多层次景观体系
总部基地的公共绿地系统以沿街带状绿地为主,形成了绿色空间网络。各地块的围合式庭院式中心绿化,最大程度争取了绿化面积,以建筑为主体,环境为主题的景观设计,将公共集中绿地、组团内绿地及建筑前绿地有效结合起来,软化建筑与环境的结合,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组合。从而令科研企业拥有足够的公共绿地,享受从私密空间到公共空间多层次的丰富生态环境景观。绿化主题以缓坡草坪,格状铺砌形成简洁明快的风格。
(5)高效简洁的单元平面设计、灵活弹性的单体规模组合
8 0mX8 0m的标准柱网组合,方形楼梯核的设计,楼电梯卫生间管道间的集中紧凑布置,创造了丰富灵活,平面使用系数极高的建筑使用空间。可分可合,可大可小,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,衍生出适应不同企业总部发展需求的组合形式。
(6)建筑材料与色彩的合理运用塑造凝重大气的总部办公形象
本次立面设计摈弃了浮华和造作,呈现出稳健、简洁的科技企业特有的建筑气质。材料上选用透明玻璃,少量黑色石材与涂料,墙面面砖相结合的方式。通过楼板外挑设置透明落地玻璃窗,从而用较低的造价得到了类似玻璃幕墙的效果,仿玻璃幕墙的精致,与涂料墙面肌理的对比,结合深色面砖的力量与深沉,从而创造出科技园区所应有的简洁精致内蕴深厚,极具想象力。
通过合理、经济的使用各种建筑外饰面材料,在控制造价的同时,利用建筑体型错落、虚实对比、颜色搭配,杜绝不必要的花哨与时髦,达到一种更为永恒持久的具有总部办公气质的凝重之美。
(7)复合规划理念的探索——组团会所的引入
以复合规划理念为指导,在园区北端规划了一个4万平方米的酒店、公寓及商务会议综合区,同时为每个办公组团设置了一栋局部二层高的约500平方米的特色会所,既可以作基地服务资讯中心,也可作餐饮,还可作托儿所。另外,将每个独栋楼的首层设置成商业或企业展示空间。
(8)经济节能的结构设备体系
设备系统设计采用风冷热泵数码控制容量涡旋压缩机空调系统(DVM系统),该系统节能、经济、灵活。以单栋建筑设置分散的空调系统,将冷热源(空调室外机)设于屋顶或钢梯平台上,节省了机房和市政外线。DVM系统的使用、管理、施工也很灵活。在使用上可根据住户需要随意调整运行状态,节能而不影响整个系统压力不平衡;同时在水平方向可任意分区控制或分层控制。因系统独立操作简单运行可靠,便于物业管理及维修、收费等。
(9)先进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系统的运用
在智能化设计中设置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、通讯网络系统、综合布线系统等,并为办公自动化,系统集成予留了发展空间。在电力设计中以经济合理,节约能源为目的,充分考虑了建筑功能的多样性及整个项目的统一性,为业主提供了安全便利的发展空间。
(10)可持续发展理念
强调适应分期开发。连续开发的思路,充分考虑项目的可扩展性及预留足够的调节余地,设计中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积极应对市场的发展与变化。通过结合多种要素,为使用者提供宜人的环境,从而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。